关羽在许田围猎的时候就要杀曹操,那是有史料记载的:“刘备在许,与曹公共猎。猎中,众散,羽劝备杀公,备不从。及在夏口,飘飖江渚,羽怒曰:‘往日猎中,若从羽言,可无今日之困。’”
这段史料在《三国演义》中也得到了完美展示:“玄德背后云长大怒,剔起卧蚕眉,睁开丹凤眼,提刀拍马便出,要斩曹操。玄德见了,慌忙摇手送目。”
按照规矩,应该是汉天子刘协骑马走在前头,曹操应该跟在后面,曹操僭越往前跑,关羽气得要杀他,这时候问题就来了:曹操敢僭越,但“忠诚守礼”的刘备是一定要跟在曹操后面的,关羽张飞也是要跟在刘备后面的,关羽提刀拍马而出,连刘备都看见了,地位更低、走在更后的曹操诸将会看不见吗?
关羽要杀曹操,曹操在捕获关羽之后,却对其礼敬有加,就不怕关羽在自己身边寻机行刺吗?同样是降将,关羽之勇未必能超过吕布,曹操只杀吕布而不杀关羽,是不是因为这两人不是一个档次?
展开剩余84%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,我们首先要说明一点,那就是关羽和吕布都能算降将。
《三国志》说关羽是被俘投降的:“建安五年,曹公东征,先主奔袁绍。曹公禽(擒,古文中活捉和斩杀都叫‘禽’,比如颜良文丑被杀,史书中就是‘良、丑皆绍名将也,再战,悉禽,绍军大震’)羽以归,拜为偏将军,礼之甚厚。”
在《三国志》中,吕布在下邳也是主动投降的:“布与其麾下登白门楼。兵围急,乃下降。遂生缚布,布请曰:‘明公所患不过于布,今已服矣,天下不足忧。明公将步,令布将骑,则天下不足定也。’”
不管吕布是让部将绑缚自己,还是部将突然袭击捆绑,吕布都表示了投降的意思,所以他跟关羽一样都算得上降将,曹操为何杀一个留一个,这就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了。
曹操对一直有去意的关羽赞赏有加,却对主动投效的吕布不屑一顾甚至冷嘲热讽,《三国演义》和《三国志》的描述和记载基本差不多,所以就没有必要引用了——肯看此文的读者诸君,自然也熟读这两部书,引用太多,就是对大家的不尊重了。
关羽不管是被俘投降,还是主动投降,在曹营的地位都不是很高。关羽投降前跟张飞一样,都是因为跟随刘备依附曹操而于建安三年受封中郎将,张飞受封中郎将在《三国志》中有记载,关张同为中郎将,在《华阳国志·刘先主志》中有记载:“先主还得妻子,从公(曹操)还许,为左将军。又拜关羽、张飞,皆中郎将。”
建安五年关羽降曹后,先是受封偏将军,斩杀颜良之后,又受封汉寿亭侯,所以关羽在曹营,最高的军衔是偏将军,比裨将军高一级,但还不及杂号将军,名号亭侯比都亭侯和关内侯级别高,所以关羽在曹营,只能算中级将领,也就是冲锋陷阵的斗将,还算不上大将,当然也不是帅级——他斩杀颜良的时候,跟张辽地位差不多。
关羽在曹营的地位与张辽持平,当时可能还低于于禁,就更别提跟夏侯惇、曹仁、夏侯渊、曹洪相比了,《三国演义》说夏侯惇一直不太瞧得起关羽,还是有一定历史依据的。
关羽或许能算当世名将,而吕布则是枭雄或“准枭雄”,小说和史料能称关羽“关公”不算大错,而荆州官员王甫或周仓称关羽为“主公”,那问题可就大了:“却说王甫在麦城中,骨颤肉惊,乃问周仓曰:‘昨夜梦见主公浑身血污,立于前,急问之,忽然惊觉。不知主何吉凶?’正说间,忽报吴兵在城下,将关公父子首级招安。王甫、周仓大惊,急登城视之,果关公父子首级也。王甫大叫一声,堕城而死,周仓自刎而亡。”
明公、主公,这两个称呼一字之差,却有天壤之别,所以刘备寄居曹营或袁军,也只是称曹操袁绍为“明公”,如果吕布被俘后直接称曹操为主公而不是明公,没准儿曹操还真能放他一马呢。
吕布不称曹操为主公而称其为明公,也是把自己当一方诸侯了,这倒不是他自抬身价,而是他此前地位颇高:吕布诛杀董卓后,受封奋威将军、假节、仪比三司、温侯(河内郡温县侯,比亭侯高);吕布曾被张邈、张超、许汜、王楷、陈宫迎奉为兖州牧,夺了刘备的徐州后,又自称徐州刺史(也有史料说是徐州牧);吕布跟曹操在徐州交战时的官爵,在不同史料中记载不同,有的说是平东将军,有的说是左将军,还有的说是“使持节平东将军领徐州牧温侯”。
不管怎么说,吕布被绑上白门楼的时候地位都不低,有些官职还是曹操以大汉朝廷的名义册封的,甚至连吕布的印绶,也是主动曹操自掏腰包做的,而且还写了一封信表人情:“太祖更遣奉车都尉王则为使者,赍诏书,又封平东将军印绶来拜布。太祖又手书与布曰:‘山阳屯送将军所失大封,国家无好金,孤自取家好金更相为作印,国家无紫绶,自取所带紫绶以籍心。’布乃遣登(陈登陈元龙)奉章谢恩,并以一好绶答太祖。”
金印紫绶是九卿级别高官的标配,所以绶带在当时也是身份的象征,关羽的印绶和吕布的印绶级别不同,来历不一样,说明在曹操眼里,关羽和吕布并不是一个档次的。
吕布虽然嘴上投降,但内心深处还是想跟曹操肩膀头齐论弟兄的,甚至还想掌管曹军骑兵,是不是想把虎豹骑也纳入麾下?
曹操为何杀吕布而留关羽,鲁肃是能看得很清楚的,比如曹操陈兵江北的时候,东吴很多人主张投降,鲁肃劝孙权那番话就说得很明白:“今肃可迎操耳,如将军,不可也。何以言之?今肃迎操,操当以肃还付乡党,品其名位,犹不失下曹从事,乘犊车,从吏卒,交游士林,累官故不失州郡也。将军迎操,欲安所归?”
关羽跟刘备义虽君臣恩若兄弟,但关羽毕竟是将而不是王,既然是将,那就有可能换主公的,而一个主公管另一个主公叫主公,那是双方都别扭的,这种别扭的结果,当然是你死我活,因为一山不容二虎,曹操知道“缚虎不得不急”,当然也知道虎王不得不杀。
关羽是熊虎之将,但并不是一方诸侯,所以留下来隐患不大,但要把吕布留下来,曹操睡觉都得睁一只眼睛了。
有人说曹操之所以杀吕布,是因为刘备说起了董卓和丁原,也有人说是曹操的主簿王必没说好话,还有人说是夏侯惇正睁着一只眼睛盯着呢。
其实刘备、王必和夏侯惇的意见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吕布当时已经是一方诸侯,做过主公的人是不可能真心降服的,曹操对刘备那么“好”,刘备最后还不是诓了曹操一队兵马又反了?
汉末乱世,从来就不缺枭雄和名将,一个枭雄逮住另一个枭雄,只能杀不能留,曹操之所以在关羽逃走的时候不追,那句“彼各为其主,勿追也”就很说明问题了:关羽再强,也不过是枭雄之下的名将而已,多他一个不多,少他一个不少,同样是降将,曹操只杀吕布而留下关羽,如果刘备和张飞被曹操俘虏,是不是也会像吕布关羽一样被“区别对待”?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正规配资网上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